Thursday, March 17, 2016

家園、價值與民主:論台灣認同的興起

作為對照及定義自身認同的對象,台灣人在今天的中國身上看見的,正是他們所不願成為的模樣

這個趨勢幾年前就開始了,不論台北和北京的兩個政府是怎樣同步勸誘台灣人回心轉意,大造宣傳還是施以甜頭,都無法阻擋:越來越多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有幾項人口統計因素對今日台灣人自我認同的穩定成長有所影響,但有一項因素似乎特別催化了整個進程,那就是中國本身。

回顧 1990 年代中期,當時在台灣還只有 44% 的人自認為台灣人,還有超過 30% 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到了今天,根據《聯合報》的一項民意調查(註1),認定自己就是台灣人而不是其他人的比率達到了 73% ,創下這家親藍營媒體調查以來的新高。自認為就是中國人而不是其他人的比率則下降到 11% 。其他為時多年的調查(註2)也追蹤到類似的進展。

教育在這樣的轉變中無疑發揮了一些作用,尤其是在李登輝政權後期以及陳水扁執政八年之中。可是,如果國家機制(例如教育)足以影響甚至形塑自我認同,那麼我們自然會預期馬英九執政八年以來,中國認同的情感必定有所增長。然而中國認同不但未見增長,台灣人的自我認同更在馬英九任內深化了,這意味著自我認同的產生多半獨立於國家主動培養特定認同的舉動之外,至少在國家的舉動違背社會自發趨勢時是這樣。

有一項或許最為人所知的因素,是世代與人口結構的轉變。隨著時光流逝,由於出生在中國大陸或身為中國移民直系後裔而對中國懷有特殊情感的人數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則是生長在台灣的幾代人。因此,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是從他認定什麼是「家園」形塑而成的,與族群身分並不相干。這可以部分解釋在同一份《聯合報》民調之中,為何 20 到 29 歲這一年齡層的人自認為台灣人的比例高達 85% 。

同樣重要的則是人們成長於其中的社會型態,以及這一社會型態如何與界定另一群他者的行為準則形成對比,特別在後者宣稱前者是自身一部分的情況下。在此尤須指出,20 到 29 歲年齡層的作答者們所知的唯一一種政治體制即是自由民主制度,這與身為台灣人的意義何在是不可分割的。對這些青年而言,如今仍存續在中國的那種專制獨裁只能被看作是外在生成的,但在過去幾代親身體驗戒嚴專制的台灣人來說就並非如此。而對於前幾個世代的台灣人,專制獨裁則是與中國直接相關的,因為那樣一種體制是從中國發源,而後以中國國民黨的形貌強加於台灣社會。因此,那種至今仍在中國運行,在許多方面都延續著長年慣習的政治體制,在他們看來同樣是「異己的」,充斥著各種負面意涵的。只有極少數人對台灣的戒嚴威權時代還戀戀不捨。實際上,就連一度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卻在選前最後一刻被撤換的親北京人士洪秀柱,她的死忠支持者們也堅決認定「我們」中華民國和「他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註3)。我問他們差別在哪裡,而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指出價值觀的差異,以及各自政治體制本質的不同。

還有一個更晚近的因素進一步加深了兩個社會的對比,而自我認同多半是將自我與「他者」對比之下產生的:那是中國共產黨說明自己在 1989 年天安門屠殺,以及蘇聯解體之後至今仍能屹立不搖的新說法。中共越來越訴諸於民族主義,訴諸於昔日創傷恥辱與今後榮光的敘事,同時把自己抬舉成了中華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衛道士。根據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汪錚教授的研究,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是這一轉向的設計師(註4),他用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替代了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成為中國的新一套意識型態。

台灣與中國敘事之間的對比再強烈不過了,從雙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戰爭期間與日本往來經驗的顯著差異開始,到歷史創傷(「百年國恥」相對於二二八屠殺)都不一樣。說到對未來的展望,中華民族復興敘事則是以文明思維放眼全世界,而這樣的野心對於完全甘願於扮演小型或中等強國的台灣人並沒有多大吸引力。

中國官方敘事在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展現對外領土野心、尚武象徵及偏執仇外的走向,也更加凸顯了中國和台灣兩個社會的根本差異。再沒有什麼比最近幾個月來圍繞著「習大大」而生的領袖崇拜更能概括雙方差異的了(註5),這種現象在中國是從毛澤東時代以來僅見,而在當代或許只有鄰近的北韓(朝鮮)差可比擬。

這看來似乎瑣屑,卻非同小可。在習近平被拱上神壇的背後,包藏着一套強調獨裁強人領袖不可或缺的國家敘事。用這種敬拜對照台灣人如何對待他們平凡的總統:台灣的總統並不被看作神人,而是經常被公然嘲弄、丑化,甚至像馬英九好幾次親身遭遇的,成了丟鞋的靶子。

就一切「贏得台灣人心」,並營造台灣人可能支持與中國統一條件的努力來說,北京(更明確地說,就是習近平主席本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倒不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繼續堅信著經濟決定論的空想,而是互相對反的歷史敘事,加上我們最近在中國所見的過度領袖崇拜與國族野心,在在證實了這兩個社會是由互不相容的價值與行為界定的。於是,作為對照及定義自身認同的對象,台灣人在今天的中國身上看見的,正是他們所不願成為的模樣。

(寇謐將,英文想想論壇總編輯,諾丁罕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非常駐資深研究員。)

中譯:William Tsai
Original article: Home, values and democracy: Explaining the rise in Taiwanese identification, 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March 16, 2016

No comments: